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工作
敢于担当是干部成长观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来自: 2017-12-19 20:33

 

敢于担当是干部成长观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临近年底,省市县都在积极推荐考察干部,许多干部都跃跃欲试。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一员,其政治生涯和成长进步,皆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培养,首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以清正廉洁干事创业来体现自身价值,赢得组织信任。看一名干部个人成长观是否正确,关键看能否做到敢于担当。

 

看是否有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作为一名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正确对待个人成长进步,正确使用党组织赋予的权利,首要的是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保持政治定力。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之基。特别是现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挑战多、干扰多,风口浪尖的考验也多,如果信仰不坚定,精神“缺钙”、骨头不硬,就容易在风浪面前东摇西摆。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有力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看是否有敢于担当的无私情怀。习总书记强调“要立志做大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理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无私情怀,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领导干部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就应当始终秉持公心。实现“中国梦”是做大事不是做大官,做大事就要舍得奉献,就要吃苦、吃亏。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就不可能做到敢于担当,更谈不上有正确的成长观。当前,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征程,落实好“十九大”精神,打赢扶贫攻坚决战,持续深入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十分繁重,面对的矛盾和风险更是前所未有。“为官不易”的现实,正是考验广大领导干部个人成长观是否正确的最好体现。面对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广大群众殷切期盼,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民担责,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一身正气,无私奉献,才能赢得人民拥护,才能不负组织重托。

 

看是否有敢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应当是一个敢于对失误负责的干部,是一个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提升能力和修养的干部。看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看待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个人成长进步观是否正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对自己用人失察是否能主动担责,看能否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失误,并敢于负责。个人成长观不正,必然会出现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和组织。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千斤重担,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我们把改正错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领导干部敢于承担责任,就要有勇于直面错误的坦荡胸怀。但凡领导,既要有建立功业的抱负,也要有直面失误的胸怀。对党员干部来说,是否敢于当担,不仅是个人的追求问题,更是党性意识强不强、品行修养高不高、表率作用好不好的原则性问题。当错误形成时,该检讨的检讨,该接受处分的接受处分,以此才能表现出一个为官者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实事求是的胸襟,体现出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正确的进步观,考验出个人政治上是否真正成熟。

 

看是否有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党员领导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要有正确的是非观,正确的成长观,在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在社会思想多样、多元、多变的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是经常的、现实的,制度模式、发展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的考验也是经常的、现实的。面对反党、反国家、抹黑组织的言论,否定共产党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领导干部应当敢于“发声”,敢于表明自己鲜明的态度,并给予有理有据的正面回应,绝不能沉默失语,也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对“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现象,对工作不思进取、推诿扯皮问题,要敢抓善管、严厉整治;对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懈涣散,要定铁规、出重拳;对生活糜烂、骄奢淫逸,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要敢于动真格、实行零容忍。领导干部要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把好小节关、亲情关、社交关。在敢于担当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担当,去践行自己当初入党时的誓言,回报党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培养这份重于千斤的恩情。

 

 


网站声明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湘ICP备14003970号-1   技术支持:开普云